关闭
  • 近日,浙江省名中医药专家张昌禧工作室传来喜讯—又有两项重大成果:一是通过金华市卫健委的建设项目验收优秀,二是第15本专著《张昌禧学术经验集粹》正式出版。张昌禧,1938年12月生,福建闽侯人,研究员,是学校中药专业创始人、学科带头人,浙江省名中医、金华市第一届中青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961年,他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现浙江大学医学院前身)临床医学系,留校任教后调到金华卫生学校(现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医学院),历任浙江省中医学会理事、金华市中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金华市中药研究中心主任,现为金华市中医药学会名誉顾问。1997年,他被授予“浙江省名中医”称号,在金华乃至浙江中医中药发展史上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一辈子两件事——教书育人和薪火相传张昌禧出生在医学世家,父亲是当地有名的眼科专家。“我家兄弟10人,有7人学医,涵盖各个学科。”耳濡目染下,张昌禧从小立志成为一名医生。1961年,他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现浙江大学医学院前身),留校任教。张昌禧起初当老师还有些犹豫。“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医生,不是很好吗?”众人的劝说让他茅塞顿开。就这样,他成了一名大学老师。一年后,当时的金华卫生
    2025-05-13
  • 小时候那个因为爷爷生命垂危而焦急无助的小女孩,在金职护理专业毕业后,入职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成长为一名能为其他人遮风挡雨的“白衣侠士”。在运用精湛的技术和无私的爱心救死扶伤的同时,积极投身于理论宣讲、健康宣教和志愿服务活动,多次在各类宣讲比赛中斩获佳绩,荣获金华市“优秀团员”、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抗疫先进个人”等称号。这个女孩就是施凯琦,一个奔走在救死扶伤一线和志愿宣教一线的“白衣侠士”。梦想萌芽:“白衣侠士”的初心种子在童年的记忆里,施凯琦与爷爷的情感纽带尤为深厚。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让那个总是为她撑起一片天的爷爷,虚弱地躺在病榻上,生命之火摇曳欲灭。正是这时,一群身穿白大褂的天使降临,用他们的专业技能和无私爱心,将爷爷从死亡的边缘拉回。那一刻,一颗梦想的种子在施凯琦心中悄然萌芽——她渴望成为那些英勇无畏、救死扶伤的“白衣侠士”。怀揣着这份纯真的梦想,施凯琦踏上了护理的求学之路,踏入了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的殿堂。在这里,她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并肩作战,共同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共同在实践的舞台上磨砺。护理专业的学习之路虽充满挑战,但施凯琦从未退缩。她以坚韧不拔的意志,每天清晨便踏入
    2025-04-30
  • 邵嘉骏,男,中共预备党员,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工程造价专业学生。2020至2022年期间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队,成为了一名驻守中朝边境鸭绿江畔的边防战士;服役期间,因综合表现优异,荣获“四有”优秀士兵并记嘉奖1次。从手握钢枪守护国土安全,到高擎旗帜展现中国形象,再到钻研知识捍卫创新火种,邵嘉骏的成长轨迹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多维担当。军旅淬炼,四有士兵显担当?邵嘉骏说“迷彩浸染的青春,是刻入我生命最深的底色。”2020年9月,刚成年的他毅然选择参军入伍,自烟雨江南至塞北冰霜,他成为了一名驻守鸭绿江畔的边防战士。冬季的鸭绿江畔,气温常跌破-30℃,环境异常艰苦。但邵嘉骏从未退缩,他曾在暴雪中连续6小时抢修监控设备,确保国土安全防线无漏洞。2021年9月邵嘉骏同连队赴朱日和参加实兵演习,来回两趟铁路都需要装载武装车辆,他总是毅然决然地拿着链条和铁锤,在铁路上一干就是一天。在长达两年的军旅生涯中,他不仅承担着巡逻执勤、设备维护、应急处突等繁重任务,更以出色的表现和无私奉献精神,赢得了战友和群众的一致好评。两年的时间里,服役地区气候的严寒酷暑与部队严苛的训练锻造了他的极限抗压能力。他专注射击训练,
    2025-04-29